疫情對銀行由什么影響?來看看疫情對銀行業的影響
慘烈的疫情與一系列事件,讓很多人深感痛心、無力??墒?,我們終究得重拾信心、繼續戰斗。對每個人來說,站好崗、有能力就伸出援手、照顧好自己和家人,就是最好的守護。然后,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?;氐叫袠I,推薦一篇對銀行業影響的全面分析?,F在,很多行業都不好過,也是銀行業體現擔當的時候了。
一、復盤非典:非典期間銀行業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
1、非典時期
“非典”時期主要指首例“非典”病例出現(2002年11月16日)至全球非典患者人數、疑似病例人數均不再增長(2003年7月13日)。通過對非典期間銀行業的盈利,資產質量和股價表現進行復盤,推演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銀行業的影響。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,非典期間,A股僅有招商銀行、浦發銀行、民生銀行和平安銀行4家股份制銀行已經上市。
2、盈利能力:大部分銀行規模增速和ROE基本不受影響
從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來看,4家股份制銀行在非典期間(2002.11.16-2003.07.13)同比增速表現不一,但除了平安銀行受股權轉讓事件影響營收和歸母凈利潤有所下滑外,其他3家銀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在非典期間保持較高增速且趨勢向好,沒有明顯的受非典影響的情況。
從ROE的角度來看,同樣,4家股份行并沒有呈現出因為非典疫情出現明顯的ROE下滑趨勢。除浦發銀行ROE有所下滑外,其他3家銀行ROE反而有所提升,受疫情影響較輕。
3、資產質量:不良率持續降低
4家銀行在非典期間不良率不升反降,同時不良率也沒有出現滯后提升的趨勢,在非典結束后的幾個季度不良率持續下降,銀行業資產質量持續向好。
二、復盤非典:銀行業股價表現----防御價值凸顯
我們把“非典”疫情持續期間分為4個階段:疫情發生期(2002.11.16-2003.1.3),疫情發酵期(2003.1.4-2003.4.15),疫情爆發期(2003.4.16-2003.5.13),疫情結束期(2003.5.14-2003.7.13)。
從股價走勢來看,銀行股和滬深300走勢基本類似,在非典趨勢變化最為緊張的發酵期和爆發期,股價反而有所提升,尤其是在發酵期的末,股價出現一個顯著上升趨勢,也反映了銀行股在市場震蕩期的防御價值,其避險作用在疫情爆發期顯現出來。